前几天,上海纬而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倪先生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新建生产及辅助用房已完成项目信息报送。“这么快就来短信了,效率太高了。”倪先生欣喜地说。今年3月1日起,全市开始施行《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项目审批时间分别缩减至15个工作日、35个工作日、48个工作日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区建管委和规土局分别牵头,正推进落实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作,通过改进审批流程、加强服务等措施缩短审批时限,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而倪先生所在企业便是审批改革推行后的我区首家受益企业。
“以前从拿到土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起码需要三个月,现在最多只要15个工作日就能拿到施工许可证。”倪先生说。据了解,上海纬而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孵化企业,在大屏幕数字拼接显示系统等领域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
自2004年落户我区至今,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实现税收364.9万元。由于经营需要,公司此前申报了新建近万平方米的生产及辅助用房,倪先生表示:“对企业来说,项目早落地,就能够早产生经济效益。”
根据实施办法,本市对社会资本投资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将在审批总体流程、办理方式、办理时间、办理程序、办理规则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在全市统一的联审平台上,由规土部门和建管部门分别牵头负责设计方案审核、施工许可审批两个环节,审批部门必须在规定的审批时间内办理,每个审批事项均限时办结,逾期未办的视为同意,如果出了问题要追究责任。区建管委按照部署,3月2日就顺利通过了“审改”后的首个项目信息报送。
“我们这次的‘审改’力度很大,将多部门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很多申报材料就不需要像从前一样重复提交给多个部门。通过这一模式,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审批流程也简化了。”区建管委工作人员朱凤仙介绍说,此次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将企业从拿到土地至开工期间的所有行政审批整合为两个环节,即设计方案审核环节和施工许可审批环节。“审批的最后一步是发放施工许可证,根据‘审改’制度规定,在各项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2个工作日内就要放证,如果早上就收到申报材料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做到当天放证。”朱凤仙说。
与互联网相结合是本次审批改革的又一亮点,我区下一步将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相关要求,着手推行网上无纸化审批模式,完成社会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的无缝对接,确保给予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最大便利。“这次‘审改’是为了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缩短审批时间,但事中及事后的监管却有所加强。”据区建管委介绍,此次“审改”的目标就是要将原来的见面式审批改革为不见面的网上审批,施工许可证办妥后,申办人立即就能上网下载打印。同时,我区还将以事中事后监管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开发完善“1+X”模式,加强“双随机”监管。区建管委表示,项目事前审批改革了,事中事后监管要跟上,不能只强调缩短审批时间而放松对项目质量和安全的监管,要坚决守住监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