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我区一家紫苏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清洗、加工,120余吨紫苏叶经过处理后将全部空运出口日本。这是我区紫苏种植基地紫苏叶产品连续出口的第15个年头,年出口额超过150万美元。紫苏热销海外只是我区农产品出口势头喜人的一个缩影。农产品在海外市场受宠已成了松江农业的一块金字招牌。这其中除了农产品自身过硬的品质和高标准的生产加工体系,还与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食用农产品出口监管新模式密不可分。
去年8月15日,上海地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产品“松江仓桥水晶梨”首次成功登陆香港;松江“黄浦江”大闸蟹多年来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区加工的三文鱼成功获得澳大利亚三文鱼产品市场准入……
近年来,随着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销售额一度出现负增长。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过收集、分析国外技术法规、标准,推进“标准+”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标准+”的倍增效应,服务优进优出,为帮扶企业打好“技术牌”,念好“安全经”。为充分把握当前国外技术标准,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每年组织出口农产品企业开展质量比对活动,帮助企业调整销售策略、拓展出口国家范围。
此外,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求相关企业按照“三同”标准打造高端精品。所谓“三同”,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通过“精品化生产”路线保障“同线同标”,以统筹管理、提质增效实现“优进优出”,并积极对龙头企业引入HACCP体系,为企业注入“细化过程管控、打造质量精品”的核心质量理念,确保企业内外销产品从源头到餐桌全部绿色安全。目前,我区辖区内共有10家出口食品企业加入了“三同”的队伍。
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建立与企业间的沟通机制,倡导和扶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与企业间无障碍的信息沟通系统。截至目前,依托信息平台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优惠原产地证以及示范区企业快速通关等业务培训20余次,并在相关媒体定期编发国外技术法规信息。如为某企业突破澳大利亚三文鱼产品市场准入,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认证认可的职能优势,收集翻译各类澳大利亚三文鱼产品相关资料30余篇。输澳贸易落地后,松江有望实现年输澳三文鱼加工制品1.2万吨,创汇超3亿美元。
“在松江区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框架下,我们将持续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完善出口农产品监管模式,推进区域出口食品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发展,培育更多知名品牌,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推动松江农业走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农业道路,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松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