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之后,九亭镇腾出了大量生态空间和发展空间,为了抓实G60科创走廊建设各项工作布局落地,该镇以规划建设“九科绿洲”为抓手,全力打造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区、城市有机更新实践区;同时,通过优质、高效服务,营造亲商安商环境,着力盘活存量资源,大力引进优质企业,紧抓产业调整和布局上的历史新机遇,迈出了二次发展新步伐。
今年1-10月,九亭镇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3%,引进内资(实体型)项目42个,引进内资(商贸型)项目1032个,注册资本40亿元,引进外资项目13个,外资增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3878万美元。
靠前服务
企业落户“加速度”
“装修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至少也要三个月吧,而一个企业从登记到落地开工也就用了三个月,这种速度简直不可思议!”上海西区老大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维旻体验了一把“九亭速度”。老大房原本位于久富经济开发区市级整治地块,在2016年面临拆违,2017年春节前,经镇经发办牵线搭桥被引荐到天青科技创业园。1月20日,园区和企业签订转让协议,2月20日,双方讨论如何恢复生产,由于主要产品为月饼,为便于中秋节前销售,企业要求8月底必须恢复生产。时间紧迫,压力在肩,九亭镇副镇长陆雪锋和天青科技创业园董事长袁志清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区规土局、区水务局、区自来水公司、区燃气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三个月迅速办完证件。7月28日,厂房内水电煤气设备全部安装完毕;8月3日,企业调试设备;8月24日,企业拿到生产许可证;8月25日,恢复生产。孙维旻说:“新厂区面积扩大了,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从恢复生产至10月底,企业产值已达1600万元,虽然动迁停产三个月,但公司与去年相比产值没有下降。”
“我们看中了九亭越来越好的市政配套和政商环境,最终下决心将注册于区外的集团总部迁入九亭。”中实投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大俊介绍,公司这一决策主要是被九亭镇政府一班人真诚相邀和贴心服务所打动。事实上,公司决定迁入九亭镇后,为加快该项目尽早落地,九亭镇主要领导担任项目落地责任人,与分管经济的副镇长、镇经发办负责人和上海久富经济开发区总经理等人组成工作小组,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帮助公司快速完成工商、税务迁移手续,公司很快就入驻九亭镇推荐的临时办公地。如此高效的服务和营商环境让公司高层喜出望外,公司再次作出决定,将位于外省市的新三板公司也一并迁入九亭镇。目前,该公司正在与九亭镇洽谈购地置业,新建集商务、办公于一体的总部大厦等事宜。
一大捆无纺布卷经切割机分为五条无纺布条进入生产线,在加液机里完成干巾变湿巾的重要一步,随后包装、分箱……短短几个生产步骤,十几个工人,构成一条生产线,年产值达1亿元。在九亭镇甬沪创业园4楼厂房内,安徽汉邦医疗用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潼舜日化公司的湿巾纸生产线正日夜加班。而在8个月前,这栋厂房还闲置着。今年3月,汉邦集团负责人第一次走进甬沪创业园,听了镇有关部门的一番介绍,实地察看了园区环境,该负责人当即拍板入驻园区,同时也向镇政府提出要求:公司订单很多,希望尽快办好落地开工手续。
企业的需求就是服务的目标,甬沪创业园所在的松江高科技园区负责人加班加点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注册、落户、环评等事宜一件不落下。经几个月的设备引进、装修,潼舜日化于9月投产。对此,汉邦集团高管一个个伸出大拇指,表示十分满意,并计划在今年11月投入潼舜日化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将集团销售总部也迁入九亭镇。
主动服务
安商确保“诚信度”
2008年为公司选址时,王力咖啡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朱岑驾车一路行一路寻,最终找到环境适宜、价格合理的九亭镇现用厂房,就此扎根。
2015年和2016年营业额均达3.5亿元,维修服务面向星巴克等大型连锁品牌,在全国有两万多家服务点,王力咖啡近年来发展飞速。随着公司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公司发展需要,王力咖啡原本的办公场地已过度饱和,急需扩产。在寻找新厂房的过程中,上海周边省市和上海其他区纷纷向王力咖啡抛出绣球,王朱岑却铁了心要扎根九亭。据上海久富经济开发区总经理陈爱忠介绍,去年“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后,开发区了解到王力咖啡有增资扩产的想法,主动与企业对接,在接触过程中,得知企业想寻找新厂房扩产。让企业负责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企业说出扩产厂房所需要的面积、配套设施等条件后,开发区工作人员当场就推荐了两个与他们所需厂房条件相符的地方,并答应马上为他们牵线搭桥。第二天,久富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便带着王力咖啡高管实地察看两处厂房,当王力咖啡高层选定久富经济开发区内1.4万平方米的厂房后,镇里又主动帮企业整理出了搬迁和增资扩容所需的各种工作清单,这一系列做法,让王朱岑等公司高管十分感动,王朱岑深情地对九亭镇领导说:“九亭镇有一个高效的政府服务团队,有便捷的交通优势,经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后,整体环境更加整洁有序,让王力咖啡下定决心扎根九亭。”不仅如此,王力咖啡计划将位于区外的企业总部迁至九亭镇。
“天时,地利,人和。”孙维旻用一句话总结了新厂房仍选址九亭镇的原因。据了解,在找到新厂房前,老大房曾经到其他地方察看了十几家厂房,九亭镇主动服务、主动作为让企业负责人看到了他们安商的诚意,最终还是选址于九亭镇。孙维旻透露,老大房现正计划推出以松江大米为原材料的八宝饭,将立足九亭镇稳步扩大产能。
一企一策
提高办事“便捷度”
甬沪创业园2015年底完成整治扩建后,直到今年3月方才迎来潼舜日化公司的落户,原本2014年启动整治扩建时园区就可以招商,却一直等了三年半,租金损失1000多万元,然而,甬沪创业园董事长王元锋却直道“更划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设置了招商门槛,表面上看拦住了那些“三高一低”的企业入驻,厂房闲置,租金损失,但是政府帮助园区引进了潼舜日化公司这样的优质企业,租金较高、租期较长、企业生产发展稳定,长远来看,园区收益更大。事实也是如此,潼舜日化公司入驻园区后,短期内便产生品牌效应,《中国好声音》《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大型综艺节目合作商之一的上海瑞励演出器材有限公司慕名而来,今年年底将入驻园区。
类似甬沪创业园这样的园区还有不少,九亭镇政府急园区之所急,一园区一政策、精准服务,在严把企业入口关的基础上,积极为园区引进优质资源。
陆雪锋介绍,随着G60科创走廊知名度不断提升,许多优质企业慕名而来。在环保清拆、淘汰劣质企业的东风下,九亭拥有了“腾笼换鸟”、二次开发的宝贵资源。与此同时,企业有诉求,房东有资源,但双方信息却不对等的问题随之浮现。“面对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政府力求精准服务,着力打造信息化、动态化、制度化机制。”陆雪锋介绍道,九亭镇已开发了“九亭镇资源资产管理平台”,全镇所有企业的经营范围、产值、税收等基本情况都录入平台中,并进行分类,精准管理;对已落地和未落地企业,进行动态化管理,对于未落地的企业,积极引导,对接存量资源,将所有的企业纳入九亭镇租赁信息平台、九亭存量租赁APP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让查询动态化、更便捷;此外,镇里还计划拟定《九亭镇工业用房租赁准入评估管理办法》,以提高工业园区制度化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