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向民走进“对话区委书记”节目与市民交流 努力将松江人民对

2017-11-22 22:53:30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11月21日中午12时,东方广播中心和“上海发布”联合制作的“努力当好新时代的排头兵、先行者——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访谈节目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3.4、AM990)《市民与社会》栏目播出。区委书记程向民作为访谈嘉宾,与我区市民代表面对面交流,针对市民们提出的G60科创走廊建设、“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旅游产业发展、人文松江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话题一一给予回应。访谈中,程向民首先回答了主持人秦畅抛出的10道快问快答题目,随后与市民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G60科创走廊如何建设

  主持人秦畅问,在房地产用地和工业用地价格差距很大的情况下,松江是怎么下定决心发展先进制造业的?G60科创走廊如何建设?
  程向民说,我们以G60科创走廊为载体,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做的是减法,去年以来我们淘汰和关闭了落后产能企业2924家,腾出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同时,优质土地资源向先进制造业聚焦,3000万元、4000万元一亩的房地产用地是一次性收益,是不可持续的,那是一锤子买卖。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脉所在、根基所在。打个比方,它是“母鸡”,而房地产是“公鸡”,“公鸡”不下蛋,“母鸡”不断地下蛋。所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就是在培育“母鸡”不断下蛋,为民生改善和保障提供可持续的支撑,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要素供给的另外一个关键是人才。我们不仅引进高端人才,也注重引进有高技术的、熟练操作技术的灰领工人,他们都是G60科创走廊的人才。我们成立了上海市松江区海外人才局,打破区域、国界对人才创新流动的局限,市人社局给了很大支持,我们是郊区首家海外人才局,聚天下人才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并有相应的政策体系来支撑服务。
  现在,这样的努力已经结出了硕果。比如,海尔要在全球布局新的人工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在全国考察了很多地方后,最后落户松江G60科创走廊。

  新经济和健康产业如何布局

  有市民问,政府对于养老和大健康产业有什么特别的政策和布局?对于虚拟经济和新经济企业,未来松江的规划是什么?
  程向民说,首先,松江发展的G60科创走廊空间是通过深化改革开辟出来的,我们土地要素尽管有限,但是我们“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存量的12万亩工业用地上,每一年都腾出新的指标、新的土地,把落后的企业坚决淘汰,虽然新增量少,但是我们有空间。
  松江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工业用地二级市场改革,所以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土地方面有更新机制,这个不需要担心。哪一家企业将来落后了,就会被淘汰。相反,只要你保持在先进制造业、先进的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就不会被淘汰。
  第二,临港松江科技城是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的龙头,它的所有指标在全市各个园区里名列前茅。在税收上,复合增长率是30-50%。区区联动,品牌合作,结下了硕果。所以在产业布局上,临港松江科技城注重的是创新策源地,发展动力是龙头。
  同时,松江也是长寿之区,人均期望寿命为84岁。这里有山有水,空气质量相对优良,松江的负离子浓度全上海最高,佘山还有成片的森林。随着老龄化城市到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老年事业的发展。松江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上,“十三五”规划在民生保障这一方面把老年事业作为重点。

比如医养结合,这是将来改革的重点,还有社区医疗事业的资源集聚,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布局。我们鼓励市场要素参与健康医疗、养老事业,这是有力的补充。

  未来九亭还有哪些规划

  住在九亭镇嘉和阳光城小区的秦美菊说,原来九亭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环境整治拆除了很多违法建筑,政府还在拆违的地方规划了“九科绿洲”,以前那里都是违建厂房,现在变成大片绿地,心里感觉非常舒坦。想问问未来九亭发展还有哪些规划值得期待。
  程向民回应说,去年,我们对九亭地区开展了“五违四必”整治,拆出了将近6000亩地、4平方公里。九亭地区的违法别墅也依法拆除,这种“田里种房子”是长期积累的问题。九亭也是全市率先启动198地块成片减量工作的。
  以前,整个上海外环生态廊道中的一个缺口就是九亭,我们要把生态廊道3平方公里的绿色欠账还了。建成后的“九科绿洲”将成为上海外环生态廊道上的一颗翡翠,这是给市民的一个绿色礼包。这里不仅是公园,更是个绿洲。“九科绿洲”是G60科创走廊的龙头,“九”代表九亭,“科”代表临港松江科技城,实现产城深度融合。“绿洲”,是把区域规划生态面积比例由35%提升到40%,相信将来和“九泗洞”地块连起来,生态廊道会达到1万多亩,将是上海最大的生态廊道和公园。规划的调整就是为了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统筹发展,这是被老百姓认可的一种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市民都自驾去“九科绿洲”。

  全域旅游如何发展

  有市民问,泗泾、佘山、广富林……松江这么多的旅游景点,未来是不是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名片?
  针对这些提问,程向民说,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规划建设6条有轨电车线路,可以到达松江许多旅游景点,使松江的景点都可以成为旅游的目的地。
  在历史上,泗泾曾经是经济非常发达的重镇,我们将恢复它的历史和当时风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将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包括交通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布局等,都有总的规划,现在已经启动。
  松江去年是1500万人次的客流量,在郊区里是最多的。我们讲的旅游战略布局将来就是“东有迪士尼、西有佘山广富林”“佘山大境界,问根广富林”。历史上,佘山天文台是近代最早的天文台,佘山有绿色的环境和天然氧吧,是休闲的好地方。广富林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景点。
  所以,以佘山为核心的旅游布局,将来的产业分类可以做工业旅游和水上旅游,溯江而上可以到佘山脚下,广富林水系正在沟通中,这些旅游措施都在推进过程中。

  松江的交通未来有何规划

  有市民提问,乘坐轨交9号线相当拥挤,9号线拥挤的问题怎么解决?如何缓解松江交通拥堵?
  程向民回应说,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总体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9号线的开通对大学城和松江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松江快速发展的需求了。我们希望9号线与未来规划的新轨交线能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与松江的有轨电车四网融合,方便市民换乘,这也是将来松江交通的发展方向。
  同时,松江的公路网也在拓展延伸:东西向的沪松公路会延伸,运量会极大提升;南北向的嘉松南路也会进行延伸。这些变化都在“十三五”付诸实施,我们将加快推进。
  此外,松江枢纽将把沪苏湖高铁、沪杭高铁连接起来,成为上海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松江老百姓对交通的问题非常关注,在施工过程当中给老百姓带来的不方便,将来会逐渐改善,在“十三五”期末一定会有一个大交通、大便利的松江。

  人文松江如何传承发展

  一名年轻市民提问说,松江人什么时候可以在家门口听一场音乐会、演唱会?教育如何结合松江历史,把“上海之根”传承下去?
  程向民说,“人文松江活动中心”项目的布局和规划都完成了,这个月底就开工,投资将近9亿元。这里将不仅是文化中心,也是松江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文化馆新馆、图书馆新馆、云间会堂、云间剧院。两年以后,在家门口听一场音乐会就可以实现了。
  “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外型设计独具特色,有松江的历史风貌,和广富林有一点相似,我们在方案中反复比较,它的肌理造型设计非常好,有历史的传承感。未来的云间会堂,将展示人文松江、文明松江的文化底蕴。
  书法方面,松江出书法家。陆机的《平复帖》比《兰亭序》还早50年,在世博会上作为镇馆之宝,他还写过文赋;董其昌的书法,图书馆里面都有。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需要靠我们来传承,我们要把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松江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将来会推出一本护照,让中小学生免费参观人文松江建设成果。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