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私装地锁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曾是困扰中山街道南片几个老旧拆迁小区的难题。今年以来,中山街道多方联动、精准施策,根治了“顽疾”,也提升了社区综合治理水平。
多方联动消除“顽疾”
“地锁装十几年了,拆的话把你的头打破。”今年年初,蓝天二村一居民听到要拆除地锁的消息后,当即威胁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沈东。
老旧拆迁小区内道路狭窄、公共设施拥挤、车位规划少。随着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停车难问题凸显出来。居民在车位上安装地锁现象更加剧了停车位的紧张,激化了邻里矛盾,也增加了小区不安全因素,使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难上加难。
为了根除这一“顽疾”,居委会首先开展了全方位宣传工作,如张贴标语、通知,召开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楼组长会议,动员党员、楼组长对小区居民进行宣传,对2200户居民分发温馨提示。
蓝天二村居民区党支部还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反复酝酿。今年8月,居委会联合城管中队、大联动网格中心、派出所、物业、业委会对小区地锁进行拆除,当天拆除了100把地锁。针对由于车辆停放而无法拆除的43把地锁,居委会联合物业成立了巡逻小组,发现地锁上的车辆开走后,立即拆除。通过持续几天不间断巡逻,剩余地锁全部拆除。后以小区安装电子道闸工作为契机,明确了“先到先停”的原则,不设固定车位,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响应。对于小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一边及时解决他们反映的楼道堆物、小水炉等问题。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锁顺利拆除至今,没有一户居民跑来居委会吵。
有效管理化解矛盾
荣都公寓内的地锁现象也经常被居民投诉。为此,北门居民区党支部召开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联席会暨网格工作站小联动会,邀请街道信访办、社区自治办、城管中队、大联动网格中心、派出所、市场监管所、规土所和茸盛物业、业委会等相关人员就小区内停车位私装地锁现象进行商议。
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通过排摸、讨论、分析、征询、公示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通过利用小区公共场所边角、改造部分绿化草皮等扩建了36个停车位,通过安装小区电子道闸,做到有效管理进入小区的车辆,从而大大缓解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北门居民区党支部还联合城管中队、大联动网格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对荣都11弄、17弄、20弄小区内的私装地锁现象开展集中整治,共拆除地锁210把,有效化解了地锁引发的邻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