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波兰语专业开设仪式暨波兰文化周开幕式日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这个学期,上外波兰语专业的首批13名学生已经入学。
为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改变高端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近年来,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随着此次波兰语专业的设立,现有的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
据了解,上外波兰语专业学生将在四年的本科阶段学习波兰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波兰语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科研方法,达到具备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较好素质和较强能力水平。与此同时,英语必须达到听、说、读的熟练水准和一般的口语翻译能力(即专业英语四级)。学生毕业后能够自如地运用汉语、波兰语、英语,并熟练地进行三种语言之间的互译。以此次专业设立为契机,上外与波兰驻上海总领馆以及来访的波兰大学师生共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波兰文化周活动,两国高校文化论坛、文化语言专题讲座、戏剧表演课、波兰电影展播等活动轮番上演。
目前,上外已与华沙大学、雅盖隆大学、密兹凯维奇大学等波兰著名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或良好的沟通渠道,聘请波兰语言学专家赴上外担任外籍教师,为该专业学生开设相关的波兰语国情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今后还计划定期派遣专业教师与学生赴波兰进行短期与长期培训和交流。
上外校长李岩松表示,上外将在波兰语人才培养和波兰文学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特长,培养具备扎实的波兰语综合能力、熟悉波兰文学文化的学生。
波兰地处“一带一路”沿线,是中国连接西欧的重要通道之一。上外将同时设立波兰研究中心,致力于对波兰文学、历史与文化、政治与经济、社会以及中波关系等开展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