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街道的居住小区多为新建花园式小区,景观好、硬件设施完善,宛如一个个风姿绰约的美人。然而,违法建筑的存在就像美人脸上的“疮疤”——横七竖八的葡萄架和遮雨棚破坏了小区的景致。为了让违建不再“任性”,广富林街道自去年起,广泛开展无违建小区创建活动,通过广泛宣传、网格巡查等多种方式,引导居民自拆违建,社区容貌恢复清爽。
宣传到位 鼓励自拆
走在九龙仓小区,映入眼帘的横幅标语、宣传道旗、《承重墙不能敲》漫画海报,无不传递着小区管理者“拆违势在必行”的决心。
“本来以为拆违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想到《违法搭建法律后果》告知书发到了每个居民家庭,看来这次是动真格了。”居民黄女士的话很有代表性,“要说抵触情绪的确是有,当初只看到了房子位置靠近围墙,空地多,心生了搭建的想法,没考虑过别人方便不方便。”经过街道相关部门、居委会细致入微的解释和劝导,黄女士接受了自拆。
“做好涉拆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拆除他们的‘心墙’,最大程度地取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拆违成功的关键之举。”街道拆违办负责人说。鼓励自拆,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社会矛盾,更提升了拆违实效。
网格巡查 助力自拆
广富林街道通过网格长及时排摸小区违建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劝阻,将违建遏制在萌芽状态,也减少居民的损失。
7月的一天,文翔名苑社区的一名网格长在巡查时发现,有业主正在违规开挖地下室。本着谨慎负责的态度,他进一步入户查看、拍照取证、确认违建后,立即对装修工人进行劝阻,要求停工,并通过居委会信息登记册找到了该业主,同时向街道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进行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违规开挖地下室的危害性和带来的安全隐患。该业主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说:“你们坚持一个标准,一碗水端平,作为党员,我更应该积极响应不乱搭建的承诺。”在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帮助下,业主和装潢公司主动配合,停止开挖,并制订一套整改方案。半个月后,地下室自行整改完毕,恢复了原状。
刚柔并济 和谐拆违
提起首创锦悦这套“阳光房”,王先生一脸的无奈。王先生之所以看中这套房子,不仅是因为楼层、景观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公共露台搭建扩大空间。当收到告知单、催告单、强拆单后,他的侥幸心理还是占了上风,一家人始终无动于衷。当街道相关职能部门上门,在得到必须予以拆除的答复后,王先生始终以缓拆为理由,不愿拆除阳光房。
“违法搭建必须拆除,地砖可以保留,可以安装伸缩雨棚。违建从法律上来说肯定站不住脚,既然要强拆,那不如自拆,让装修工拆,许多材料还能回收利用。”经过街道相关部门人员宣传政策法规,耐心细致地沟通后,王先生一家人开始表示理解。经过商量后,王先生找来装修工,把支架拆除,玻璃也被卸下。
“简单粗暴地一拆了之,不仅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更达不到预期效果。做好拆违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街道拆违办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广富林街道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拆违群体性事件,居民从当初的误解到现在的理解,态度的转变带来了“自拆一处,带动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