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向民在科创走廊(上海松江)2017年“全国双创周”活动上指出

2017-09-19 22:29:09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9月15日上午,G60科创走廊(上海松江)2017年“全国双创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区委书记程向民出席并致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海东,区政协主席邵林初,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周斌,区委副书记刘其龙,副区长龙婉丽、陈小锋等出席。中央“千人计划”、清华大学精仪系主任欧阳证,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数字集团董事长赵东,德稻集团运营总裁徐林恩等参加。
  程向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对现场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向创新创业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程向民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G60科创走廊双创活跃高地。这次“全国双创周”活动,把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作为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是对G60科创走廊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G60科创走廊的本质是改革和创新,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基层的系统集成。松江对标硅谷等国际一流科创高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开放共享构建面向长三角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党建引领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党建创新。创新创业的精神已成为这条走廊上最宝贵的财富,也将激励松江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程向民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创新创业源动力。着眼“钱变纸”“纸变钱”的科创链条,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快知识产权转化和交易平台等建设,加快推进中科院上海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复旦类人脑研究院、上海分析仪器研究院、东华大学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等落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围绕百亿级产业航母,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吸引更多企业围绕产业航母集聚发展,成为各自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松江将建立G60质量标准发布机制,帮助企业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G60科创走廊企业掌握更多的市场主动权、话语权。注重产融结合,形成科创财富效应。加快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G60科创走廊服务中心落地,加大PE、VC、并购基金等集聚度,已设立和引进包括“G60双创母基金”在内的各类基金超过40个,规模超过167亿元; 深化“基金+基地”模式,探索投贷联动、科创保险等新金融形式。下一步,松江将召开产融对接大会,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科创发展对接,预计设立和引进产业基金超过500亿元。凸显人才核心竞争力,聚天下英才共同建设G60科创走廊。突出人才引进与项目开发捆绑联动,推进人才国际间开放共享,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修订完善接地气的1+10人才制度体系,建设百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建设G60科创走廊人才高地、人才高峰。
  程向民指出,要聚焦开放共享,共同推进建设G60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城市因大学而富有活力,松江大学城10万师生是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的重要源泉。松江将以“全国双创周”活动为契机,把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建设成为G60科创走廊科创成果转移转化的策源地、创新创业的主战场。着眼大学城深度融合发展,务实推进区校合作。服务重点学科与重点产业对接,打破大学城围墙,开放资源,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充分活跃起来,构筑产学研生态链,实现区校优势互补、发展联动。推动文汇路创业街改造升级,拓展双创载体空间,增强双创孵化功能,为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发展提供支撑。出台创新创业政策,优化运行模式,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创投机构来到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发展。着眼科创人文生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没有政府规范高效的服务就没有双创的未来。要加快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多措并举推动创新创业降本减负。
  会前,程向民等领导参观了G60科创走廊双创成果展。启动仪式上,发布了6项G60科创走廊重大科创成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的十五条政策,G60科创走廊“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共建宣言。与会人员观看了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宣传短片,朱希铎作主旨演讲,高校、科技园区、众创空间、双创企业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程向民等区领导与松江大学城高校负责人共同启动G60科创走廊2017年“全国双创周”活动。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