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午后一点,气温正是最高的时候,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张培准时来到了光星路1688号的徐奶奶家。“再晚一点,奶奶就要午休了,所以不能迟到。”今年3月份,徐奶奶和全科医生张培签约,由张培定期上门提供诊疗服务,经过近半年的交流,如今不光徐奶奶的患病情况,就连生活作息,张培都了然于胸。像张培这样已注册的全科医生,松江一共有412名。“作为全科医生,能够得到居民们的信任和依赖,让我很有成就感。”在张培看来,如今全科医生已经越来越被居民认可,全科医生和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也是越来越强。
全科医生
居民健康“守门人”
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成功的两个关键,一是全科医生,二是社区居民。全科医生管健康,社区居民是最终评判者。从2011年启动探索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到如今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全区已完成“1+1+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组合式签约14.6万人,其中老年人签约11万人,签约率达69.4%。组合内就诊率达81.5%,其中社区就诊率达67.3%,累计开具延伸处方2.8万张,惠及签约居民2.1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松江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评分为72.4分,位居全市第一。
张培是松江本地人,2011年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参加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不少同学不同,她选择的是全科医学科方向。“是有不少同学更愿意选择三甲医院,选择市区的医院,但是我选择了当一名全科医生。”张培在读高三时,最疼爱的她的外婆患了癌症,学业的压力让她没办法很好照顾外婆,外婆的离去让她始终有份遗憾,所以大学毕业时,张培的目标明确,就是当一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体会着生命迎来送往的全部过程,更接近患者,如今迎来全科医学蓬勃发展的时代,我真的很幸运!”
张培给徐奶奶带来了定期需要服用的药物,详细查看了家人为其监测的血糖结果,结果让人很是高兴,老人家最近阶段的血糖逐渐控制住了。“一定要坚持为奶奶监测,有什么问题不用等到我上门,直接微信上问我就好了。”张培向老人的女儿嘱咐道。徐奶奶一直居住在市区,女儿一家定居在国外二十多年,直到最近母亲的身体状况不好,全家决定搬至松江,方便照顾84岁的母亲。徐奶奶的女儿告诉记者:“出国这么多年,回来对一切都不适应,尤其母亲的健康又出了问题,多亏张医生每周的定期上门问诊,让我们很放心。”
近5年,松江的卫生服务蓬勃发展,各种利好政策纷纷落地。几年工作下来,张培对全科医生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社区,全科医生经常要和老年人打交道,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患有多系统疾病,服用多科医生开的药,最终常常使得老年人一顿要吃一把药,“我们的作用就是细致地调整整体治疗方案,管理好老人的药箱。”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派上了用场,成为了居民健康“守门人”,不少全科医生都收获了一群“忠实粉丝”。
张培说:“赶上改革的快车,迎来了全科医生最好 的时代。未来,全科医生还将更有作为。”
分级诊疗
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年轻的全科医生觉得大有可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也有了人管理。从初级阶段提出的“看病不用找熟人”到“让居民放心把健康管理的钥匙交给‘守门人’”,体现了松江家庭医生服务制度从重疾病到重健康的理念转变。
近年来,松江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至关重要。2014年10月,区卫生计生委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了“委院合作——松江区全科医生导师制培养项目”,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名社区全科医生参加了为期2年的“导师制”培养计划。通过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社区全科医生跟随导师学习相关新技术,把适合社区应用的新技术引进到社区使用,居民不需往上级医院转,在社区就可以就诊。同时,所引进技术得到市一医南院导师的指导,碰到相关疑难问题可直接咨询导师。社区全科医生参加导师制培养后,学员与导师之间建立了诊疗转诊关系,针对情况严重的患者,学员就将患者转至导师门诊就诊,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也方便患者回社区后全科医生跟踪随访治疗。
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奥园卫生服务站医生李燕就是加入了“导师制”培养计划的一名全科医生,她在市一内分泌科跟师吴艺捷主任,在甲状腺和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水平得到了提升。李燕在社区接诊时曾遇到一位患者周老伯,他提到自己在3个月内瘦了十几斤,李燕敏感地意识到周老伯的症状和糖尿病人的症状很相似,立即为其测了手指快速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显示血糖浓度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超出标准值,按照分级诊疗模式,李燕联系了市一内分泌科的导师吴艺捷,及时将周老伯送往上级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在李燕的“基层首诊”之后,周老伯及时接受了市一内分泌科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又回到社区由全科医生继续监控治疗病情。通过“双向转诊”模式,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完成后可立即转回社区观察治疗,实现了“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不仅便于及时发现患者隐藏的病情,更能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如果说深造进修是“软实力”的提升,那么,2016年起“硬政策”到位更为社区卫生服务开辟了新天地。2016年,松江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列入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启动组合型“1+1+1”签约服务,全区还构建了1031个网格化家庭医生片区、列出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更细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