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河长制纳管制网格制 水岸联动标本兼治——新桥镇开展间歇

2017-07-12 14:59:29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新桥镇新华公寓的居民们经过河边时捂住口鼻,步履匆匆,因为最近几天小区边上的庙浜河突发黑臭,让人有点不适应。大雨之后太阳一出来,这条河偶尔就“会有些臭味。”新华公寓保安赵伟清说:“可能是因为大雨让河里面的污泥泛上来了。”自6月30日开始,新桥镇以庙浜河整治为契机,抓实河长制、纳管制和网格制,全面进入最后88天攻坚阶段,提高标准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加快和深入推进对全镇范围内中小河道的治理。同时,通过管网升级进行雨污分流、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巡查、利用手机APP全天候在线监测等长效措施,迅速改善水环境,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

  排查整治:摸清原因全面发力

  最近因为庙浜河黑臭现象愁眉紧锁的还有该河道的河长黄建春,自从进入梅雨季,他所负责的这条河就不时出现黑臭现象,这让他倍感压力。据黄建春介绍,庙浜河位于新桥工业区,东西走向,东起北泖泾,西至张河浜,河道总长度1.7公里,平均河口宽度约15米。这条“河道两侧业态分布以企业为主,还有外来人员居住中心和部分沿街商铺,今年已列入区‘471’河道整治计划。”每逢雨天,黄建春最担心的就是这条庙浜河,经过和区水务、环保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连续多日的沿河巡查、摸排总结,他已经摸清了庙浜河的“臭脾气”。“一下雨,水质就变异,属于间歇性黑臭。”
  根据区水务、环保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的排查和分析,近日庙浜河突发间歇性黑臭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气象原因(低压),导致河底淤泥发酵;二是由于强降水天气,内河水位预降幅度较大,导致暴雨期间二级污水管网满溢至雨水管网,流入河道;三是个别雨污管混接企业整改没到位,雨污混排至河道。
  针对企业雨污混排的情况,区水务部门进一步展开了摸排。“摸排后发现庙浜河沿岸共有企业88家,存在雨污混排现象的有49家,目前已完成改造17家,28家正在改造,还有4家未开工。”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混接企业尚未改造完成,部分污水沉积在雨水管道中,遇雨天随雨水排入河道,这是造成河道间歇性黑臭的主要因素。”
  河道黑臭原因查明之后,全镇范围内的河道排污疏浚工作随即展开。经排查发现,除庙浜河以外,庙三工业园区周边还有6条间歇性黑臭河道。对此,新桥镇决定明确时间节点,全面发力,整体推进。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新桥镇注重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在小区里的LED屏上滚动播放告示,同时还张贴一些宣传资料,告知居民现在已经在进行河道整治了。”新华公寓的物业工作人员李光贤说。“整治的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异味,但这是暂时的,现在这条河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干净了。”赵伟清说。

  加强巡查:“一河一长”严肃问责

  新桥镇进一步落实整治和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河长负责制,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制度,及时掌握河道情况,快速发现问题。各级河长必须对所负责河道定期进行巡查,其中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的一级河长要求每周一次,二级河长、网格长、河道保洁员要求每天一次,通过工作日报和微信群,报告问题、措施、整治进度,并且落实严格的问责制度。
  新桥镇实行了每条河道有一名班子成员任河长、有一个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工作职责、有一个属地居委会担负属地管理整治责任、有一支整治队伍的措施。同时,全面发动网格长、居委会干部、小区楼组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一起参与到河道治理当中,要求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和处理问题。

  标本兼治:管网升级实现雨污分流

  “河道治理要进行水岸联动,主要问题还是在岸上。”新桥镇水务管理站站长何多林说,“不彻底做好沿河企业的截污纳管,现在就算整治好了,现在不臭了,以后这个问题还是会反复的。”为了彻底根治包括庙浜河在内的河道黑臭问题,新桥镇下定决心要标本兼治,关键是要推进企业雨污混接改造提速和雨污市政管网改造升级。

现已排摸出158个雨污混接点,计划在7月20日之前完成施工整改。施工完成后等待验收,验收没有通过的企业,要再次整改和验收。对完成混接整改的企业,开展排水管网清通养护,消除管网沉积污染物。对新发现的混接企业立即进行改造,严格验收,达到零排放的目标。针对该区域二级市政雨污管网建设年限长及设计能级低的问题,检测完成后将集中对沿河小区、沿街商铺和部分损毁的市政雨污水管网实施升级改造,清除市政雨污水混接点,确保生活、商业污水不能直排河道。
  在强化整治的同时加强执法检查,新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愿损失一部分经济利益,关停一批不符合排放标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不能忽视民生和环境问题。

  长效机制:APP全天候在线监控

  众所周知,水环境综合整治任重道远,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新桥镇采取对主要河道安装污染点源检测系统,利用手机APP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测,一旦突发黑臭现象,立即引清调度,增加河道水体更新频率,同时采取生物手段,强化水质调控,净化水环境。
  同时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择优选取养护单位,对河道的水域保洁、陆域保洁、绿化、护岸、栏杆等设施进行一体化养护。还将拟定制度性的轮疏计划,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联动机制,工业区、居民区成立专门的巡查队,定期开展全区域排查,建立“巡查、上报、处置、回头看”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企业的依法排水宣传,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开展对小区居民的保护水环境宣传,提升居民爱水护水意识。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