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头小镇”“AI小镇”“科创小镇”……这几天,洞泾镇党委书记张斌不断收到各种信息,不少人围绕洞泾镇的产业定位——依托科大智能项目,打造机器人智能研发、制造为主的科创小镇,纷纷给洞泾的科创小镇取名。取名的背后,是我区提出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以来,洞泾镇依托产业定位和特色小镇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逐步形成中部崛起效应的真实写照。
去年5月,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洞泾镇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作为“一廊九区”之一,成为科创走廊中先进制造业重要功能板块,将着力提升智能机器人、类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集成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为“一廊九区”科创走廊的标志性项目和启动项目,科大智能与洞泾镇的缘分始于2016年3月。张斌说:“洞泾的产业定位有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从零散到集群与协作的过程,虽然当时对科大智能项目了解不多,但考虑到这样一个高科技龙头项目对于全镇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促进和面上带动的作用,所以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积极与科大智能接触、沟通。”
科大智能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国机器人产业的翘楚,目前正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开展合作,共同建设科大智能—复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通过对健康服务类机器人、智能诊疗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与行业专家联手解决医疗健康等社会难题。张斌告诉记者,引入该项目,可以带动与机器人相关的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落户洞泾,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推动产研结合,打造创新“发动机”。
经过反复实地考察,科大智能最终选定了莘砖公路泗砖公路东北这个地块。“引得金凤来,不惜眼前金。”松江人的真诚和实干,使得科大智能决定将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基地建在洞泾,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科大智能项目落户洞泾镇,主要得益于我区实施的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和全力推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的战略布局。为了引进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启动,洞泾镇成立了科大机器人项目现场协调办公室,安排三名工作人员24小时跟踪服务,第一时间对接、协商、解决项目落地等相关事宜。同时,镇积极与区级单位沟通,推进审批程序,缩短办理流程,区相关部门纷纷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促成项目尽快落地。在各方的努力下,今年1月18日,园区首发地块破土动工,预计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由总部办公楼、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业机器人研发调试中心、机器人展示馆等多个项目组成,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未来,该园区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及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孵化的核心基地。
事实上,去年年初以来,洞泾镇就开始全面推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建设,并提出了打造卓越的科创小镇的目标。带着如何建设好科技园区、如何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如何实现中部崛起等思考,镇主要领导带队,驱车考察了昆山高新区、杭州云栖小镇、余杭梦溪小镇等著名产业园区。这些地区的科创工作开展已有多年,不管是规模还是运作模式都有不少值得学习借鉴之处,那么,如何定位洞泾镇的科创发展?如何将洞泾的科创小镇与其他科创小镇区分开来?洞泾镇给出的答案是:“聚焦聚焦再聚焦,将目光紧紧锁定在智能机器人领域”。
张斌表示:“引进智能机器人项目,对洞泾整体产业调整、经济转型有积极作用,特别是能有效促进地区长期的产城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生态积极向上。智能机器人集聚效应将形成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将改变洞泾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这是带动洞泾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洞泾镇对全镇的整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同时积极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接触,探索专业研究院与机器人检测中心的合作,并委托市经信委规划研究院全面规划科创小镇,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洞泾镇的机器人项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经签约推进的项目。推行“1+X”的产业布局,“1”指的是科大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X”指的是洞泾现有的8家机器人企业。通过“1+X”的发展,洞泾提供相关资源合作培育,形成“(1+X)×Y(资本)”的发展模式。第二类是正在洽谈接触的项目。2016年2月以来,洞泾镇在科大机器人项目现场协调办公室对面专门设立镇招商中心,为相关智能机器人企业的招商开辟专门通道,力促机器人企业在洞泾的落地生根。第三类是储备项目。通过发展集体资产与多种所有制的合作形式,寻找吸引其他有潜力的企业入驻。
企业进驻之后,洞泾镇积极打造全方位的服务措施,将企业从政务政策中释放出来,由政府为企业量体裁衣,解企业燃眉之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将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提供社会配套服务,比如园区班车、青年人才公寓、中央食堂等集中设施,避免企业肩负过重其他社会负担,专注自身发展。”
“破”与“立”是一个永恒创新发展的过程,在二者中行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洞泾镇今后将围绕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和打造“智能机器人小镇”的目标,敢破善立,以科创小镇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对接创新要素资源,坚持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